围绕经济发展 服务漆河建设
——记桃源县老科协漆河分会的主要事迹
近7年来,桃源县老科协漆河分会,认真坚持贯彻在“老”字上做文章,在“科”字上下功夫,在“协”字上出主意的办会原则,紧密联系本镇工作实际,紧扣“打造现代产业、建设漆河强镇这一主题,抓科技普及,促产业发展,搞调查研究,既搞活了分会工作,也促进了本地发展,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一、抓科技普及,在学习培训上着力。科技普及工作是老科协工作的应有之义。一方面,加强对老科协会员的学习培训,帮助他们更新思想观念,完善知识体系,增强咨询服务能力。建会以来,他们通过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等方式组织会员学习培训23次,共5600人次,每年平均达到3次以上,240人次左右。另一方面,他们组织农业、水产、畜牧理事小组的老科技工作者有计划地举办科技讲座,上技术辅导课,为种粮、植棉、养鸡、养猪、喂鱼的专业户传经送宝,解疑释难。如今年3月10日,他们请武汉普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谢炎访教授和袁拥军农艺师为农民讲解水稻、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听课人数超过600人,使广大种粮大户更加坚定了依靠科技夺高产的信心。近7年来,他们在全镇17个村开展科技讲座38场次,印发各种科技资料15000余份。
二、促产业发展,在办点示范上使劲。为了做大做强本地传统产业,他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运用科技办点示范,主要办了四件实事:一是在天宝村白马坪片和汉宫庙村禁碑垭片创办了柚类和柑桔示范点。重点进行防冻、防虫、防病等项试验,获得了明显效果。2011年,这两个村仅柑桔、柚类收入人均达8000元。二是在铁佛寺村创办了棉、瓜套种示范点。办点会员舒正国指导该村符星其种的2.2亩红肉甜瓜和棉花套种,创总收入1.7万元,亩平收入近8000元,打出了该村棉瓜套种高效品牌。三是在曙光村创办了水稻高产示范点。副会长胡佑之去年在曙光村试种20亩涌优9号水稻,亩平单产750公斤。四是创办了棉花高产栽培示范点。理事聂人杰采用艾氟迪刷杆壮苗技术指导刘青华种植棉花,连续5年获得亩产籽棉过700斤的好收成。
三、搞调查研究,在建言献策上用功。近7年来,他们先后24次组织分会员围绕全镇经济建设、农业产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环境优化、粮棉高产栽培、农村水利建设等内容,开展调查研究,为建设湘西北重镇建言献策。如老科协分会会员撰写的《关于发展漆河经济的五点建议》、《打造绿色环境、建设漆河强镇》、《立足兴水抗灾、促进粮食生产》、《关于并村工作的几点建议》等调查报告,均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采纳。比如:2011年5月全县开展并村工作,漆河镇的51个村究竟怎么并,一时成为全镇议论热点。在众说纷纭之际,分会会长吴有儒同会员王同乐一道,主动深入调查走访,及时提出了根据山水流向、村风民俗,将51个村合并为17个村的书面建议,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同与采纳,保证了并村工作平稳到位。
(桃源县老科协 余益新)
|